手機通訊懶人包

南湖大山山難、審馬陣山難、李俊生山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在ptt社群跟網路上大家這樣說

南湖大山山難在[轉錄][閒聊] 2006年李俊生南湖溪山難報導- 看板sttmountain

作者[轉錄][閒聊] 2006年李俊生南湖溪山難報導
標題waderu (滑的魯夫?)
時間2011-04-22 16:30:13 UTC



作者: simonown (白羊與蛾) 看板: Hiking
標題: [閒聊] 2006年李俊生南湖溪山難報導
時間: Thu Apr 21 13:25:23 2011

這幾篇文章應該很多人都有看過,貼出來分享給沒看過的朋友


2006年南湖溪李俊生山難,跟這次中山醫張同學的山難似乎有蠻多類似的地方

往生者都是第一次爬百岳(李先生是跟隊伍、張同學是獨攀)

起因點都是走錯叉路迷路(李先生是回程、張同學是去程)偏離路徑後開始下切往溪走

也都動員相當多的人力搜救但是沒有找到,然後都是在近一個半月後被找到

而且據稱都是同一個人找到的......(黃國書先生)


但南湖溪山難的李先生致命點在於拋棄裝備隻身下切,最後在溪畔深潭旁被發現

這次的白姑大山事件,張同學的裝備都還是好端端地在身邊

是什麼原因導致走不出來就只能等後續更詳細的報導了...


不過至少,「迷路之後不要貿然下切往溪底走」應該是個被教育的原則?

===========================================================================

山岳救難》失蹤的,不只是一個名字

【聯合晚報/文/胖蜥蜴】 2007.01.20 02:36 pm

[圖示]陳俊生的背包靜靜的躺在南湖溪的深潭前,他的主人一去不回,曾經發生了什
麼事,只有背包知道。

2006年結束前夕,到南湖登山失蹤47天的李俊生終於被找到了。30歲的他,躺在南湖
溪下游的一處深潭前,幾已腐化,借來的登山鞋也只剩下一隻。他的背包和登山杖則在
距離遺體15公里左右的上游,好端端的放在河床上。從背包到遺體間,至少得游過10餘
處深潭、7個瀑布,連搜救人員都是冒著失溫的危險才到達此地,很難想像初次登山的
李俊生如何來此的。

走過的路 為何走失

這次山難,從事發之初到李俊生被尋獲,在網路上引起山友極大的關注和討論:一方
面南湖大山這條山徑雖有難度,但路跡相當明顯,李俊生是在回程時走失,換句話說他
去程時這條路已走過一遍;回程迷路,應該很快發現路跡和去程差異極大,而立刻回頭
。他為什麼執意往前?其次,既然這條山徑並不複雜,為何搜救人員在動員了5百多人
次後,還找不到他?

李俊生是在11月10到11月13日間跟隨他服務的新光人壽登山隊一行八人前往南湖大山
。之前他玩過高空彈跳、越野單車,也有2次新光摩天樓的登高紀錄,但百岳對他還是新
鮮的嘗試。據同事形容,這趟行程李俊生和多數菜鳥一樣,準備了超多的食物,一路吃
著零食、宛如好奇寶寶東看西看。

第一時間 通報搜救

他的體能在高山面臨考驗,以致並未登頂南湖大山,但他也不在意,似乎只為體驗攀
登的過程。由於他帶的糧食太多,11月13日從雲稜山屋出發回登山口前,還吆喝著要分
給隊員軍用口糧,為自己的背包減重。八個隊員中,李俊生是第二個從雲稜出發的,當
他走到木杆鞍部時被第三位隊員超前,但第四位隊員以後,就再沒有人看到他了。11月
13日中午時分,登山隊七位隊員到達登山口。李俊生並未出現。

新壽登山隊在第一時間通報李俊生走失的消息,由台中縣消防局主導的官方搜救機制
立刻啟動,而新壽在台北的留守人員更用盡關係、四處請託民間的登山團體協尋。新壽
登山隊已有五十年的歷史,雖然陣容堅強,但從未面對這樣的意外,求援過程中可說備
嘗艱辛。

動員人力 號稱空前

李俊生走失那天山區仍晴空萬里,第二天天氣轉壞。即便如此,搜救並未停止。據台
中縣消防局陳大隊長回憶:接下來的10天,官方動員了空前的人力物力,包括18架次的
直升機和5百多人次的地面人員及搜救犬。他們企圖以優勢警力在黃金時間找到李俊生。
而新壽登山隊靠私人關係拜託的熱心山友,更接二連三投入救援行列。攤開這些人的資
歷,不乏赫赫有名的岳界人士。

在等待期間,焦灼的家屬曾甚至請示「靈媒」,得到一句話,指李俊生在「木杆鞍部
一處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找到他的貴人姓林或姓陳…」。在家屬要求下,搜救人員將焦
點集中在木杆鞍部下南湖溪的這條路。但10天過去,隨著搜救人員陸續離去,李俊生仍
石沈大海。

資深山友 毛遂自薦

找到李俊生遺體的,是一組毛遂自薦的資深山友,發起人名叫黃國書。他們12月中出
發時,距離李俊生失蹤已經快一個月了,官方的搜救行動早已告一段落。

黃國書回憶:12月初他在南華山,聽朋友說起失蹤的李俊生還沒有找到。黃國書依照
他對南湖山區的了解,以及過去參與搜救的經驗,主動從查號台問到新光人壽的電話,
他要求新壽給他七天的時間。黃國書認為,「搜救的人數不必多,但路線要拉長。」由
於先前的搜救行動考量搜救人員的體力、裝備,多以三天為一梯次。也就是說由登山口
到雲稜山莊就已耗掉一天,以雲稜為基地四處搜尋,來回一天回到雲稜,下山又需花一
天。黃國書研判,這種找法,就算動員一千人次,也只能重複同一個範圍。

下南湖溪 尋獲背包

他的小組則計畫把戰線拉長,在雲稜山莊分組後,即重裝兵分兩路:其中三人北往南
山村方向,並打算露宿;另外三人則下切到南湖溪搜索,住南湖溪山屋。

黃國書這組人馬冒著細雨從雲稜水源區下切後,在距南湖溪山屋約40分鐘的的河床上
,就發現了李俊生的背包和登山杖。裡面有手機、哨子、保暖衣物、攻頂小背包,以及
足以維持一個禮拜的食物…。而背包前方10公尺為一深潭。黃國書等人推想李俊生應是
為了游過深潭,而隻身離開他的背包。續往下游,走過一處深達胸部的深潭後,他們發
現李俊生丟棄的一包春風面紙(跟背包中的牌子一樣),他們更確定李俊生到過這裡。由
於沒有溯溪裝備加上幾近失溫,黃國書等人疊石為記後折返,並通知台北…。

再2公里 就有活路

12月底,黃國書帶著一組溯溪及消防人員上山,沿著上次路徑架繩再往下游,這次翻
越的瀑布和深潭更多,終於他們在距背包15公里的南湖溪畔發現李俊生的遺體。從這個
地點,到有人煙的志良苗圃只有兩公里的路程,發現他的人姓張。

李俊生初次登山,卻以這樣的悲劇結束生命,他的家屬難以接受:「為什麼放他一個
人走」;他的隊友難以置信:「他怎麼會走到溪底?」首波搜救人員則說:「當時研判
他不會走太遠…」山友在網路上嘆息:「他只要再走兩公里…」

然而疑雲和遺憾不會就此消失。畢竟任何一次山難,失蹤的,不止是一個名字。

【2007/0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 <

山岳救難》政府山岳救難隊 你在哪裡?

【聯合晚報/文/北極熊】 2007.01.20 02:36 pm

新光人壽員工李俊生先生,攀登南湖大山下山途中失蹤,遺體被家屬委託的一組民間
搜救隊找到,山友悼念一位熱愛山林的年輕人就此離開人世,但也深切的期待政府能有
一支專責的山岳救難隊為山友服務。

在李俊生迷途搜救行動中,消防局和民間搜救隊出動人數達五百餘人次,還出動直升
機和救難犬,但是到李俊生失蹤後半個月仍沒找到人,關於李俊生的搜救範圍,彷彿一
場羅生門。

據官方說法,當初曾有兩隊人馬來到南湖溪下游,其中一隊說找了一個鐘頭,遇到大
瀑布,架繩查看後一無所獲;另一隊則說從南湖溪山屋下切90分鐘也無所獲。然而黃國
書他們卻在下切不到40分鐘的河床上發現李俊生的背包。一位參與搜救的成員點出其中
的癥結。

首先是每梯次三天搜救時間太短了,第一天只能走到雲稜山莊,第二天粗淺的到分配
區域兩側找找,第三天就要下山報告,無法持續深入各條路線。

其次真正走到山區角落的第一線義消人員裝備不夠,裝備和經驗較好的民間救難隊又
非專職人員,許多人是請假上山,有趕回去上班的壓力,沒有時間揹著重裝深入步道和
溪谷。

最重要的是,每條搜尋路線有沒有確實的去找,因為這次找到背包的搜救隊員就是再
重覆走過前波搜救人員已經找過兩次的路段,再深入找到遺體的。

就此次李俊生先生山難事件,山友呼籲政府應成立一支專責的山難救援隊,並希望:

1.要有領導組織:能專業分配任務和路線,並有專職的後勤支援,讓前進救難人員能有
充足的補給深入搜救。

2.成員要專職、有給:上山找人才會沒有後顧之憂,並有搜救成敗的責任與壓力,而非
只是義務性,找不到人也沒壓力。

3.要有精良的裝備和體力:台灣山區多斷崖和巨瀑深潭,須有精良的裝備和體力才能克
服各種險惡地形。

4.要有專業的訓練:定期作攀岩、溯溪和長程縱走訓練,有狀況時才能深入搜索並就地
紮營。

5.有專用的救難頻道:開放給民間登山隊共用,有狀況就可在線上求助,請就近山友幫
忙,並有專人監聽,隨時應變。

此次李俊生的失蹤事件,真相大白後讓人扼腕的是,如果能派出專業溯溪隊伍從南湖
溪上下包夾找人,說不定就能防止不幸發生,我們無意責怪任何上山參與搜救的隊員,
這些搜救成員有許多人都是放下手邊工作上山去幫忙找人,新光人壽和所屬登山社也盡
心盡力提供資源,我們只是希望政府能有一支精良的山岳救難隊,當不幸再有山友失蹤
時,能快速深入的、仔細的、全面性搜索,阻止另一次悲劇發生。

【2007/0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 <

山岳救難》登山上路前 先做功課!

【聯合晚報/文/邱德祥】 2007.01.20 02:36 pm

登山預防迷途,隊員要注意一些事情:

1.行前會議一定要參加,活動前要作功課,詳讀紀錄、地圖,製做自己的路程表,山友
永遠要有「我是一個人登山」的心理準備,以免產生依賴心理。

2.結伴而行,不要脫隊,保持在隊伍中間,最安全的是緊跟對山區路況熟悉的領隊或嚮
導,不超越前方的嚮導,也不要落後押隊的領隊。

3.跟不上隊友時就大聲請隊友等你,不要不好意思。

4.走過的路盡量留下印象,行進當中多注意叉路口的位置和一些特殊標記,原路下山時
走錯路才會警覺找回正路。

5.上廁所最好結伴,不要離開路徑太遠,蹲完廁所頭昏眼花,容易認錯路徑,請隊友在
正確的方向警戒指引;另上廁所宜把背包放在山徑上,這樣後面押隊的人才會注意還
有人在上廁所。

6.遵守領隊的規定,不脫隊、不冒進。

【2007/0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 <

山岳救難》登山迷路 留在原地!

【聯合晚報/文/邱德祥】 2007.01.20 02:36 pm

登山迷路,首要原則是:留在原地!尤其菜鳥,一旦離開迷路點,想回頭時,往往越
走越遠。另要注意的是:

1.背包勿輕易離身,任何裝備都不能丟棄,並且套上塑膠袋保持乾燥。

2.若所在地無法駐足太久(如崩壁斜坡)不得不移動,就要留下記號(如折樹枝),讓搜救
者「有跡可尋」。

3.切勿沿溪而下,台灣山區溪谷多為高崖瀑布深潭地形,勉強下切容易發生意外。

4.注意保暖、防溼,找到避雨的地形,並收集木材起火保暖,起火的煙能讓人容易找到
你。

5.天黑前(日落前一小時)利用垃圾袋或雨布搭建簡易過夜設施,完成自保準備。

6.熟悉週遭環境,靠著山壁或大樹,可以減低暗夜恐懼。

7.減少體力消耗。

【2007/0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 ▊◢██◣◢◢◣◣█◣ ▊ ┌────┐
 ███◣ █ ███▉██▉▉▉█◣▊██▉▉███▉▉█◣▊ │批兔個板│
 ◥███ █ █◥◤▉██▉▉▉██▊██▉▉███▉▉██▊ │simonown│
◥██◤██▉█ ▉◥██◤▉◥█▊◥██◤◥◤◥◤▉◥█▊ └────┘

Simon's Blog: http://simonown.blogspot.com

--
◆ From: 220.136.72.224

--
再會吧 ~ 我那亞得里亞海自由跟放蕩的日子..... ★

--
◆ From: 59.125.162.219

推 vicwk:這次張同學推測是身受重傷 連身旁帳棚都無力搭起 04/21 14:41
推 yttytt:請問如果迷路的話,不要下切溪谷,那麼最好留在步道上 04/21 15:35
→ yttytt:等待救援嗎? 04/21 15:35
推 Liwen220:國外我不知道,但是在台灣,迷路時如果所在位置安全,那 04/21 16:20
→ Liwen220:就不要亂跑,下切溪谷除了有水之外沒有好處,因為台灣的 04/21 16:22
→ Liwen220:高山溪流地形變化太大,想要順著溪流找路幾乎沒機會 04/21 16:23
→ yttytt:嗯~我在想:如果想生火,但是木材&樹葉都溼了..該怎麼辦? 04/21 16:25
→ yttytt:感謝Liwen220的解說 04/21 16:25
推 h94:台灣的濕氣很重 用點創意 其實不怕沒水喝.... 04/21 16:31
推 zeanmar:生火在你沒有足夠的經驗和器具 也沒有相對容易的環境下 04/21 16:44
→ zeanmar:並不是個好的主意 在緊急包包裡 建議放一個黑色的大塑膠袋 04/21 16:45
→ zeanmar:就是山下的垃圾袋 危及時可以找個避風的地方 把自己包起來 04/21 16:45
→ zeanmar:以免失溫 04/21 16:46
→ zeanmar:而且在天乾物燥的情況下 如果沒有做好防火措施 是恐怖的.. 04/21 16:47
推 twmtman:在台灣迷路時,往高處上切稜線獲救機會比下切溪谷好 04/21 16:54
→ twmtman:稜線上大多有康莊大道、溪谷反而多深潭瀑布 04/21 16:55
→ yttytt:康莊大道? why... 04/21 16:55
→ twmtman:就算稜線上沒路 也容易讓直升機找到 04/21 16:56
推 moulder:貝爾大叔都教沿溪而下...莫名其妙 04/21 17:30
推 cemin:不是貝爾大叔莫名其妙 而是台灣跟他去的那些地方地形不同 04/21 18:22
推 moulder:建議可以看看越南那集... 04/21 18:56
推 zeanmar:台灣的溪谷大部分都是難通過又破碎的地形 在台灣迷路下切 04/21 19:11
→ zeanmar:溪谷是很不適合的方式 04/21 19:11
推 Theo57:http://0rz.tw/J6uet 04/21 19:18
推 whface:下溪谷也有可能是為了找水,,沒有水待在原地能撐幾天?? 04/21 20:17
推 mountandwind:不用撐到幾天就獲救啦 下溪谷只會增加找人難度 04/21 20:23
→ heaven12:阿諾很熱心,之前嘉明湖事件他也上山多次,可惜沒找到 04/21 20:56
推 wade6510:這位黃國書先生真是強者 04/21 21:00
→ JJLi:discovery真的常常教授一些在台灣會水土不服的求生法…(汗 04/21 22:14
→ JJLi:是說這位李俊生登報時,我差點以為是我發生山難了XDDDD 04/21 22:15
推 chemevil:D台跟黃框台都播一些歡樂溯溪而下的求生節目QQ 04/21 22:18
推 oliverch77:用鋁箔睡墊亮面朝內包覆會有很好的保溫效果 04/21 22:26
推 Liwen220:沒辦法啊,畢竟節目內容是以歐美觀點為主 04/22 00:03
→ Liwen220:也不是都無用,只是知識或常識真的要因地制宜 04/22 00:04
→ Jimiyu:沒有相關裝備只憑登山鞋和體耐力泳渡深潭和繞瀑都是極耗體 04/22 09:27
→ Jimiyu:力極危險,想必在罹難地點已傷痕累累。只要再2公里?再2公 04/22 09:28
→ Jimiyu:尺都沒辦法 04/22 09:29
推 sigsig:與其怪說D台和NGC盡撥些歐美觀點的求生節目,怎麼都沒人想 04/22 12:04
→ sigsig:到有台灣觀點的求生方法????? 04/22 12:05
→ yttytt:因為沒人出資拍攝這樣的題材 04/22 12:06
推 sigsig:所以都是人家的錯囉!? 04/22 12:40
推 elvis533:不懂樓上在說什麼 像這種有關於野外求生技巧的節目在 04/22 13:27
→ elvis533:台灣應該做不起來吧...戶外運動健行的風氣台灣遠比不上 04/22 13:28
→ elvis533:國外....除了環境之外...我想網路太發達也是原因之一XD 04/22 13:28
推 mornlunar:可惜網路上的資訊也是很多錯得離譜,例如誤傳地震三角XD 04/22 13:29
推 sigsig:I mean 即使不是做節目 但我幾乎找不到有哪本書在講台灣求 04/22 14:47
→ sigsig:生方法,不是日本翻譯就是歐美的,沒人有心藥發展,卻只能 04/22 14:48
→ sigsig:束手無策,當然看歐美加日的方法再改良,但誰真的可以判斷 04/22 14:49
→ sigsig:呢??? 04/22 14:50
推 lovegirl1850:我爸爸當時迷路也是下切到溪谷,為了找水喝, 04/22 14:53
→ lovegirl1850:當時搜救人員也是判斷他不可能下到河床,因為找不到路 04/22 14:54
→ lovegirl1850:下去,我爸爸比較幸運,被直升機看到,當時直升機還判定 04/22 14:55
→ lovegirl1850:那不是失蹤者,還好搜救人員要求他們再飛一次, 04/22 14:56
→ lovegirl1850:我爸爸說人在迷路時,會不斷的找路, 04/22 14:56
→ lovegirl1850:所以看起來好像下不去的地方,迷失的人都有可能找到路 04/22 14:57
→ lovegirl1850:往下走,我爸爸的說法是,不吃東西或許還能活, 04/22 14:58
→ lovegirl1850:但人體不能沒有水份,所以他才會走下河床, 04/22 14:59
→ lovegirl1850:也因為河床空曠,直升機比較能看到.. 04/22 15:00
→ lovegirl1850:但像樓上大大說的,不要切到河床,那如果沒有水的時侯 04/22 15:00
→ lovegirl1850:這時應該怎麼辦呢? 04/22 15:01
推 zeanmar:回lovegirl因為不知道你爸爸當時是在哪個地方 通常在台灣 04/22 15:05
→ marulala:露水吧?河床也要具備"裸露"的條件,要是森林裡的小溪... 04/22 15:05
→ zeanmar:建議是往讓到稜線上救難人員也比較容易發現 沒有水的話 04/22 15:06
→ zeanmar:取水的方式可以google看看有很多不需要找溪流的取水方式 04/22 15:06
→ zeanmar:高山上的溪谷通常飛機上都看不到下面吧...除非是到下游開 04/22 15:07
→ zeanmar:闊的三角洲. . 04/22 15:07
推 lovegirl1850:回zeanmar大,他是到霧台井步山... 04/22 15:08
→ zeanmar:可以去google搜尋「野外求生」「取水」第二個連結蠻清楚的 04/22 15:08
→ lovegirl1850:他一開始也是喝樹葉的水,還有地上凹洞的水... 04/22 15:09
→ lovegirl1850:最後找到他的地方..是井步山和好茶中間的河床.. 04/22 15:10
推 chaqe :推文有講到迷途上稜的觀念與理由 04/23 05:37

南湖大山山難關鍵字相關的推薦文章

南湖大山山難在南湖山難領隊罹難三人獲救 - 公視新聞網的討論與評價

昨天我們報導、南湖大山發生山難,搜救隊昨天打算開直昇機、到山區救援、但是因為天氣太差、好幾次都失敗。好不容易等到今天一早、天氣轉晴, ...

南湖大山山難在2007年南湖群峰馬比杉山山難@ 翠湖居士 - 隨意窩的討論與評價

登山女傑陳秀真以豐富經驗救回兩條人命!三男一女登南湖大山突遇大風雪,領隊失溫死亡、隊員在漫天飛雪中遍尋不著生路,所幸陳 ...

南湖大山山難在一位優秀青年就這麼的魂斷南湖大山....的討論與評價

此後每逢假日,小李都會跟隨同事們攀爬一日來回的郊山,漸漸的也爬出了心得與興趣。 有一次登山社舉辦五日行程的南湖大山群峰,小李也參加了,第一次 ...

南湖大山山難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南湖大山山難在山難訊息通報- 登南湖大山科技經理高山症亡... | Facebook的討論與評價

    2013年5月2日 — 南湖大山傳山難!一名49歲的男性登山客與20多名山友一同前往攀登南湖大山,突然出現急性高山症症狀,雖緊急由隊友護送下山,但尚未等到救援,即因病情 ...

    南湖大山山難在南湖山難新聞與關心祈福 - Google Groups的討論與評價

    【綜合報導】知名科技公司宏達電(hTC)經理康吉成上周三(二日)前往南湖大山登山,五日下午不慎滑落山谷,受困在南湖大山、標高約三千多公尺處,空勤總隊直升機隔天前 ...

    南湖大山山難在山友攀南湖大山跌落山谷空勤隊吊掛救援送醫 - 中時新聞網的討論與評價

    空中勤務總隊台中清泉崗駐地勤務第二大隊第三隊,16日接獲宜蘭縣消防局申請宜蘭縣雲稜山楊男性登山客墜落摔傷山難救援任務;該隊派遣UH-60M黑鷹 ...

    南湖大山山難在山難頻傳!男摔落山谷空勤第二大隊本月第4起吊掛救援的討論與評價

    2022年3月16日 — 再傳登山意外!1名楊姓男子攀登南湖大山,因不慎摔落山谷,左大腿遭樹枝穿刺,無法行走,山友緊急申請救援,空勤總隊位於台中清泉崗駐地的第二大隊第 ...

    南湖大山山難在[經驗] 2003年南湖大山山難搜救實紀 - SK2的足跡的討論與評價

    2003 / 下南湖圈谷前碎石坡日期: 2003/10/11 前言10/10國慶日連續假期各大山都有許多的山友在爬但同時也發生了幾起山難奇萊山傳失蹤空消警消配合.

    南湖大山山難在【新聞】影/男登南湖大山疑高山症發作空勤總隊直升機救援的討論與評價

    台中市消防梨山分隊派出1車4人,由隊員姚永和帶隊救援,並向空勤總隊台中清泉崗駐地勤務第二大隊第三隊申請直升機救援。但天勢已晚,梨山消防隊員先夜宿 ...

    南湖大山山難在跨年探訪「南湖大山冰河遺跡」,卻因嚮導的不專業 - 關鍵評論網的討論與評價

    過去山友們攀登百岳,幾乎是專業嚮導與登山隊的專利。但去(2020)年開始受疫情影響,大家無法出國的情況下,領隊供不應求,山難件數則較2019年同期暴 ...

    南湖大山山難的PTT 評價、討論一次看



    更多推薦結果